股票鼎盛配资线上 南方观察|肇庆:横下一条心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起来

股票鼎盛配资线上 南方观察|肇庆:横下一条心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起来

股票鼎盛配资线上

2月20日,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主持会议,肇庆市市长许晓雄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肇庆冲刺3000亿元经济体量的关键之年。如果说此前召开的肇庆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冲3”的目标任务,那么此次会议则明确“冲3”的实施路径图。

肇庆提出,“横下一条心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起来”,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一席之地,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艰苦奋斗,才能稳中求进、化危为机;唯有抢抓机遇,才能乘势而上、破局前行。

选准主攻方向,做细行业颗粒度

春节后的肇庆企业,热火朝天。面对供不应求的MONA M03订单,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复工后第一天人员就回归至95%以上,进入满负荷生产阶段。

企业在抢生产,肇庆在拼开局。节后首个工作日,肇庆就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实际行动击鼓催征。

“我们要横下一条心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起来。”会议期间,许晓雄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横下一条心”,展现了肇庆的决心和意志。只有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肇庆才能夯实GDP冲刺3000亿元的产业根基。

王振宇 摄

即使面对超预期困难,肇庆依然选择将宝贵的资源放在产业上、放在制造业上。2024年,全市工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57.1%。

积极的因素在坚持中不断累积。2024年,肇庆“两新一电”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制造业招商引资再超千亿;外贸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此次会议提出,肇庆坚持制造业当家,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深度布局,持续做大产业总量、做优结构,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王振宇 摄

“两新一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仍然是主攻方向,肇庆将在做细行业颗粒度上下功夫。一方面,提升小鹏汽车带动能力,引导支持汽配企业融入比亚迪、广汽等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在电化学储能、储能设备制造等领域强链补链,推动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投产。

春节期间,横空出世的Deepseek引发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地震。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科技潮,肇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生态,谋划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关联产业。2月19日,Deepseek在肇庆市政务云上线,支持全域数字化转型。

在传统产业领域,肇庆将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聚焦高端饮用水、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发展“水经济”;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精密金属制造,推动金属加工产业从民用向工用兼顾发展。

面对不断向好的外贸形势,肇庆将乘势而上,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集货出口基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集聚地,肇庆将完善“344”园区发展格局,强化肇庆高新区创新引领能力,推进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项目建设;力争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投产项目超50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完成工业投资超100亿元。

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此次会议进一步深化如何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今年,肇庆将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坚持强龙头、建基地、上档次,探索教育园、科技园、产业园“三园融合”,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的发展格局。

张爱军表示,肇庆将深化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持续壮大“主导+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夯底盘、新兴产业挑大梁、未来产业育新苗,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王振宇 摄

向东看向东赶,实现跨越式发展

直面问题,才能激发潜力,迸发追赶的动力;迎难而上,才能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千帆竞渡勇者胜,肇庆定下了向东看向东赶的战略方向,全面参与广州都市圈建设,承接广佛优质资源要素外溢,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实施“九九”融湾行动,肇庆与湾区兄弟城市从“硬联通”“软联通”走向“心联通”:“湾区大号地铁”开通带动肇庆站日均客运量翻倍增长、近两年出入肇庆港澳车辆超25万辆次、首张“湾区认证”证书落户肇庆、设立肇港“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港商服务站”等平台。

肇庆是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和广阔舞台‌。肇庆将围绕港澳科技研发、金融商贸、涉外法律等优势领域,以小切口撬动肇港澳深度互利合作,推动道地南药、文旅资源等利用港澳优势赋能发展,打造更多吸引港澳青年创业的载体场景。

软硬联通,协同融合。肇庆将抢抓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珠江口跨江跨海通道建设等机遇,加紧推进交通互联,加快高铁、高速项目建设,抢抓广州新机场建设机遇,高水平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协同建设“数字湾区”和完善“跨境理财通”“社保通”“药械通”等体系,着力破解人员和要素流通的卡点堵点。

2024年,肇庆实施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方案,推动空间规划、现代产业、交通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一体化。

2025年,肇庆将强化东进战略系统集成,提升东部城区发展能级,更好辐射带动西部板块发展,协同加快广州都市圈建设。

聚焦发展创新型产业,肇庆将以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为“龙骨”和“脊梁”,三个功能区为“引擎”,集聚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带。在巩固提升现有产业优势基础上,强化主导产业共建,细化错位布局,形成互补融合,提高东部产业创新能力、投资强度和园区效益。

城市和产业互促共赢,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是一个城市向上发展的动能所在。肇庆将深化肇庆新区与鼎湖区融合,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引产业、聚人口、优配套、强中心,完善肇庆高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配套,实施“品位端州”城市提升行动,深化与高要城区“一江两岸”融合发展。

在交通设施一体化上,肇庆提出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将谋划建设约130公里的“肇庆新区—鼎湖—端州—高要”大环城路、约50公里的“肇庆新区—四会城区—肇庆高新区”小北环路,做好肇庆新区至肇庆高新区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打通四会往来肇庆高新区等一批瓶颈路。

抓好关键改革攻坚破题,持续激发动力活力

2024年,肇庆多项改革成果获得中央、省肯定推广,“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知识产权强市建设、高要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等入选全国典型改革案例。

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两字多次出现,成为认识肇庆发展逻辑的“关键词”。

在2024年向大型产业集聚区、金利高新区等下放一批地方“点菜式”事项基础上,肇庆将继续深化扩权强县和县镇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人口和经济规模精准赋权。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最后一年。肇庆着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实施农用地、村庄用地整治和产业用地增效,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集中连片耕地,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导入产业、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有效途径。

“肇庆将坚持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突破’行动。”张爱军说。

同时,肇庆将构建“13331”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深化县镇综治中心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此次会议提出,肇庆必须抓好关键改革攻坚破题,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当前,肇庆的关键改革主要有三个:一是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加强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作效能;二是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推进国有经济向交通、城建等重点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优化布局;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事权财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经营主体,是营商环境的直接受益者。一个充满阳光、空气和水的营商环境,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快速发展。

在此次会议上,肇庆再次强调,坚持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强化依法监管、无事不扰,做到高效服务、有求必应。

总体来说,就是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具体而言,今年肇庆将深化营商“微”环境治理,健全招商引资、审批许可、涉企收费、中介服务等领域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树立靠前服务、助企发展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3000亿的肇庆,就在眼前,始于足下。奋力一跳,往前一进,才能看得更高、行得更远。

肇庆将以改革创新和自身优势为依托,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肇庆新的更大贡献。

策划:赵进

统筹:吴帆

采写:南方+记者 刘亮 施亮 通讯员 黎志鋆 胡玉坤

股票鼎盛配资线上



上一篇:十大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关税漩涡中的欧洲芯片厂 齐声警告加税风暴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_实盘股票杠杆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